麻将糊了时近秋分,因刚下过雨,被群山环抱的汉滨区石梯镇大石村漂浮在雾海之上,朦朦胧胧似是到了人间仙境。
沿着盘山步道继续往上行驶,雾气慢慢散去,一片片山楂林如拨云见日般落入眼帘。一颗颗红色的山楂压满枝头,晶莹的雨珠挂在果子上,更添几分娇俏可爱。拾几颗品尝,脆甜可口,瞬间将人拉回童年缠着父母买糖葫芦的模糊记忆里。r3m安康新闻网
这里位于大石村向家梁的东茂山楂种植现代农业园区,园区主人王道东告诉记者,他在这里流转了492亩土地来种植山楂。r3m安康新闻网
“园区是2013年建成的,我们采取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到园区务工来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增加他们的产业收入。”王道东说,他还成立了东茂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定期给贫困户分红,多渠道促进贫困户增收。r3m安康新闻网
在种山楂之前,王道东做过几年药材销售。“当时这附近大片土地都荒芜着,野草长得有半人高。我做药材销售了解山楂,山楂药食两用,市场比较广,我们村平均海拔500多米,也适合山楂生长,我就想着能不能发展山楂将村民们带动起来。”说干就干,王道东将土质送去检验,证实向家梁适合山楂生长。于是,山楂种植便一发不可收拾。2018年东茂园区山楂产量6万斤,毛利润16万元,今年预计产量10万斤。r3m安康新闻网
镇上对王道东发展山楂种植也给予了很大支持,2016年镇政府出资将园区周边的道路进行硬化,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也方便游客前来游玩。“除此之外,镇上还联系区水利局在山下修建了一座蓄水池,用管道将水引到园区水窖里,不仅保证了树的成活率,还方便了附近村民的日常饮水问题。”王道东说,通过政府产业引导、资金扶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园区越来越好,今年山楂花开的时候,漫山遍野的白色花海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游玩。”r3m安康新闻网
“山楂生长周期长,我们便在林下套种芍药、烤烟,同时发展中华蜂养殖,增加多重效益。”王道东说,2019年合作社给贫困户分红4万多元,2018年园区劳务工资和土地流转费用支出共28万元,共带动107户贫困户实现增收。r3m安康新闻网
67岁的大石村7组贫困户曾安群正在山楂林下进行日常管护,他从2014年开始在园区务工,到现在已经5年了。曾安群告诉记者,他家里4口人都是低保户,自己年龄大了没地方请他做工,“我就把土地全部流转给园区种山楂,加上园区务工工资,一年能拿8000多块,种山楂线m安康新闻网
镇长陈德荣介绍,大石村共有村民362户126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2户483人。“除了这个山楂园区,我们还发展了将近1000亩的枳壳园区,套种芍药、油牡丹和其它中药材,发展了500亩的樱桃园区,还建了个养猪场。”陈德荣说,这4个园区覆盖全村,将全村贫困户都带动到产业发展中来,为贫困户增收脱贫增添动力。
通过园区将贫困户带动到产业发展中来,是石梯镇促进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重要方式。镇党委书记刘正保告诉记者,全镇共有5058户1727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24户7731人。通过“支部+X+贫困户”模式,持续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将产业覆盖全镇12村,带动1202户贫困户。
“目前全镇建成各类园区18个,基本形成了村村有主导产业、有经济合作组织的格局。”刘正保说,目前全镇发展洋芋800亩,种植辣椒500亩,养猪5825头,养牛790头,养羊2078只,养鸡4.04万羽,大石村山楂、白芍等中药材喜获丰收,双联村黄桃、蚕桑、花卉长势喜人,花果、叶沟的辣椒,青套、迎春、冯山的小规模养殖态势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