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胡了(中国)官网APP-IOS/安卓通用版/手机下载

天津文旅资讯服务系统|麻将胡了
天津文旅资讯服务系统
发布时间:2024-12-26 19:13:46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我市坚持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定位,以“强龙头、补短板、延链条、壮品牌、拓渠道”为总体思路,以“基地示范、龙头带动、科技赋能、品牌提质”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探索建立特色农产品品牌化、精品化、高端化发展路径,通过培育“小而精”的特色品牌、打造“特尔美”的产品品牌、壮大“大而优”的区域公用品牌,在促进农民有效增收的同时,也让津产“菜篮子”的内容更丰富,市民的幸福感更足。

  岳龙镇位于我市宁河区东北部,从中心城区驾车出发,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这里与唐山市丰润区接壤,是宁河区的“东大门”。但它还有另一个叫得更为响亮的名字“中国红瑶之乡”。

  低氮富钾的土壤、燕山山脉下河谷弱碱性偏硅酸富锶复合型优质水源,加之昼夜温差明显,种植日照时间长达200天……有了这些优质条件的“加持”,岳龙镇围绕“中国红瑶之乡”这一定位,因地制宜发展甘薯产业,不断完善全产业链条,目前已经实现从“育种——种植——存储——加工——销售”环节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去年,岳龙甘薯种苗繁育中心将全国最优质的红瑶种苗引入岳龙镇。在经过一年的培育种植后,选出优质种苗进行试种。“我们企业今年的种植面积约5000亩,预计产量会有1000万公斤。”源头保障让天津市慧谷岳龙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王铁成高兴不已,“从外地购买的薯苗品质参差,同时长途运输的损耗也会增加我们的成本。统一育苗能最大限度保证甘薯的品质。”

  150天的生长周期让红瑶甘薯的甜度可以超过50度,适合深加工,制作红薯的附加产品。今年,该镇建设了占地约6400平方米的椒薯加工中心,主要生产薯蔫儿、冰薯、薯干、薯粉、薯片等甘薯产品。岳龙镇副镇长单健学表示,加工中心的预计产能达3000吨,可有效提高镇域椒薯的深加工水平。

  为了延长甘薯的销售时间,岳龙镇专门建立了国内先进的大型甘薯智能存储库,同时新增建设占地30亩甘薯仓储物流二期基地,项目完工可做到向市场全年供应红瑶甘薯。

  为提升岳龙红瑶甘薯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岳龙镇探索甘薯的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路径,一方面组织成立了天津市宁河甘薯协会,制定了京津地区首个甘薯领域团体标准,利用农业特色险、技术支持和种苗供应等政策支持鼓励种植户积极加入甘薯协会。另一方面,通过把严入口关、把严标准关、把严责任关,规范种植技术,确保岳龙红瑶品质优良。同时,积极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打造“岳龙红”“一亩红瑶”“岳川酱坊”本土农业品牌,推动岳龙甘薯荣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由于植被茂密、土壤肥沃,山楂成为蓟州区下营镇林果业主打产品。目前该区域山楂的种植面积为1656亩,年产量达到3300吨。蓟州区深挖资源优势,探索建立特色农产品品牌化、精品化、高端化发展路径,通过引进新品种和建立标准化种植技术,吸引山楂加工企业入驻,形成集种植、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麻将糊了山楂产品种类也日益丰富,涵盖山楂糕、山楂酒等多种产品,满足消费者特色化个性化需求。

  相较于大宗农产品,小而精的农产品以高品质、独特性、创新性特点为消费者带来特色体验。针对岳龙红瑶甘薯、下营山楂等小而精的农产品,我市通过建立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大力进行品牌推广。今年立项小站稻、沙窝萝卜、鲜食玉米等产业链标准化项目,依托市农业中心、市农科院、天津农学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团队,制修订10个以上标准,建立健全覆盖种源、种植(养殖)、加工、储运、包装等各环节的生产管理标准。鼓励“津农精品”品牌主题编制企业标准,推进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等不同标准衔接配套,形成单品种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助力津产农产品抢占新赛道。

  以提升农产品质量认证服务能力为目标,我市开展系列培训宣传活动,拓展认证服务范围,补齐认证短板,为“津农精品”培育提供服务支撑。继续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通过放心平台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培育特而美品牌,推动津产农产品实现量质齐飞。

  在刚刚过去的冬至,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是不少市民餐桌上的必备美味,而作为饺子馅主力军的韭菜也迎来了一波销售的小高峰。

  走进位于宝坻区新安镇的韭菜种植基地,经历40多天生长的韭菜已经成熟,工人们利落地将韭菜收割、打捆,运送到加工车间。在这里,鲜翠欲滴的韭菜经过统一处理、包装,依托冷链物流,最快不超过24小时便可直抵市民的餐桌。“咱们的韭菜主要销售到京津冀的高端商超,例如盒马鲜生、京东七鲜等。”天津劝宝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杜云鹏告诉记者。

  据介绍,目前劝宝韭菜每袋250克的售价为7.99元。相较于市场上的其他韭菜,劝宝韭菜的售价可不低,但市场上依然供不应求,量价齐飞的秘诀在哪里?

  “答案就是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和品牌化销售。”杜云鹏言语间充满了自豪,“基地制定‘劝宝韭菜’绿色生产管理标准体系,引导企业完善相关生产制度和质量监管制度。为了保证蔬菜质量,让京津百姓吃上放心菜,种植全程使用发酵的有机肥,并且通过黏虫板、防虫网、补光灯等物理防控方式杀灭成虫。生产过程中的浇水、施肥等操作,包括检测报告都会上传到天津市的放心菜平台上。同时我们还会在外包装上贴上二维码,让消费者能够追溯我们的生产过程,做到心中有数。”

  最近,杜云鹏收到了好消息,劝宝韭菜入选了津农精品名录,此外基地种植的小白菜、茴香和茼蒿也通过了绿色农产品的认证。由单一产品延伸至横向发展,品牌影响力的提升让他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今年,宝坻区农业农村委将劝宝放心韭菜基地扩容项目纳入国家精品蔬菜产业集群,通过政策支持做大做强,现已落实地块300亩。项目建成后,基地产量将由原来的200万公斤增加到300万公斤,带动当地农户增收。

  随着销售知名度的不断上升,宝坻区着力打造特而美品牌建设。充分利用农民丰收节、各类农文体旅活动,设置优质特色农产品展示区。宣传推介该区农产品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第23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2024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现场不乏劝宝韭菜的身影。

  作为蓟州区十大特色小吃之一,纯手工腌制的麻酱鸡蛋因其口感嫩滑、味道纯正是不少游客前往蓟州旅游的时候必打卡的美食,也成为不少百姓争相购买的伴手礼。

  “想为蓟州特产打造一张特色名片。”看到了小小鸡蛋蕴含的无限商机,2021年,蓟州区小伙儿赵明决定回乡创业,做起新农人,创设“乡野人家”牌麻酱鸡蛋。

  创业的第一步便是解决标准化量产的问题,赵明和合作伙伴历经多次研究,最终确定14道工艺,30+个控制点,不仅解决了麻酱鸡蛋标准量产化的难题,还让质量具有稳定性。“目前,我们的日产量最高可达9吨。”赵明说道。

  此外,我市进一步加强对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ISO质量管理体系、GAP良好农业规范等工作的指导、管理和服务,新增20个以上产品获得质量认证。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指的是在具有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的区域内,由相关组织所有,并由若干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的农产品品牌。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津农精品”数字链,以“大而优”有影响力的品牌领跑者带动,不断壮大区域公用品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素有“赛鸭梨”之称的沙窝萝卜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如何让这一大品牌惠及更多种植户?西青区着力解决品种、标准和仓储技术问题,做好核心基地设施提升、销售渠道拓展等工作。同时,在今年第十七届沙窝萝卜文化旅游节主场推介会上,西青区展示了沙窝萝卜全新的品牌形象——五标,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标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标识、津农精品标识“沙窝萝卜”商标、沙窝字型标和防伪码“五标”的发布标志着沙窝萝卜有了身份标识。继小站稻品牌后,今年,沙窝萝卜品牌入选2024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是我市第二个进入“国家队”的农业特色品牌。

  产品好不好,关键看销量。曾经运营过自媒体账号并且尝到甜头的赵明决定,除了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外,还需借助电商网络这一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打响知名度。“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秉持这一信念,赵明把直播间搬到了市区,并聘请专职的工作人员。每天,赵明都会打开直播间,观察观众们的问题,并与工作人员积极沟通。

  针对“Z时代”消费者群体,我市开展“津农精品”+系列赛事项目,涵盖包装设计大赛、主视觉IP设计大赛、动漫形象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赛。组织开展第三届“津农精品”直播联赛,培育直播带货“新农人”。

  近日,赵明的“乡野人家麻酱鸡蛋”被评为天津市“津农精品”,让他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接下来,我们会积极参与津农精品的各种活动,布局高铁、机场等地的线下广告,同时发挥好蓟州景区优势,与民宿、农家院相互赋能,开展深度合作,让流量变成销量。”

  做大做强品牌,集体的力量不容小觑。今年6月,宁河区召开“津沽七里海”区域公共品牌联盟成立大会。会上选举出23家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该联盟首批成员。据了解,联盟将广泛吸纳政府职能部门、农业企业以及农业行业协会加入,为区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同时,我市还筛选有地域特性的优质农产品,融合天津传统文化、地标建筑等元素,打造小站稻、沙窝萝卜、岳龙红瑶、水果番茄、甄选鸡蛋等伴手礼,举办各类品鉴活动,邀请采购商、经销商对接洽谈,打造“津味”特色农产品名片。

  通过创新思维、整合资源、聚力攻坚,自2020年推出以来,通过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津农精品”已累计培育认定“津农精品”品牌225个,65家农民合作社自有品牌入选“津农精品”。建设运营“津农精品”展示中心,推出“津农精品”系列电视节目展播。积极推进津味“土特产”培优,“津农精品”品牌农产品2024年销售额预计达到108亿元,同比增长3.9%。

  市农业农村委表示,将持续统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等政策资源,聚焦重点品牌选种繁育、扩产延链、宣传推广、渠道拓展,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下一步,将围绕我市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定位,策划设计“津农精品·家宴”高端商务接待品牌;推进“津农精品”融入精品民宿、休闲康养等多元消费场景;积极发展社区团购,多点布局线下店铺,让更多“津农精品”走上市民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