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白酒、猕猴桃果酒震撼上市,农户的残次果被“吃干榨尽”;蔬菜“住”进玻璃房,一排排蔬菜大棚拔地而起;鄂魔芋1号种芋进一步扩繁,恢复性发展再现“魔力”;茶叶产业踏上农旅深度融合之路
疫后重振,建始及时出台《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果政策十条》,简称支持农业发展“黄金十条”,1413万元财政奖补,四两拨千斤,持续发力,铺就一条条脱贫致富“黄金路”。
“一定要靠政策激励,着力扶持一批见效快、收益稳的农业项目,增加农民收入,巩固脱贫成果。” 疫后重振,“农”字当头,建始县委、县政府一班人深思熟虑。
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建始县委书记向红林,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渊平一次次带队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调研,了解详情,一次次召开会议,听取专家建议,研究对策,县里出台《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果政策十条》。
这十条政策明确对适用范围、基地奖补、主体培育、加工扶持、平台建设、营销激励、品牌创建、金融支持、技术服务、风险防范等出台激励政策,支持能有效带动农民增收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大干快干,大力发展特色蔬菜、魔芋、猕猴桃、茶叶、药材种植及生猪养殖,确保农业增收、农民增效,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该县对新建集中连片100亩以上大田特色商品蔬菜示范基地每亩补贴100元,新建30亩连片大棚蔬菜每亩补贴500元;新建集中连片30亩以上猕猴桃水肥一体化标准基地每亩补贴4000元;新建鄂魔芋1号原种扩繁基地50亩以上每亩补贴2000元;实施能繁母猪补贴,每头补贴30元。
该县鼓励农业企业积极争创省级、州级农业龙头企业,对新进的州级龙头企业奖励2万元,新进省级龙头企业奖励10万元;鼓励农业企业积极申报农产品“三品一标”,对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奖励5万元,对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奖励10万元
“真是政策里面有黄金!”手捧支持农业发展“黄金十条”,全县农业经营主体惊喜不已。
“带领农民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错过的机会找回来,把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全力以赴夺取农业大丰收。”疫后重振,建始干群“抢”字当头大干快干,一大批短平快农业脱贫支柱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全力摁下农业产业发展“快进键”。
为抱团做大做强蔬菜、马铃薯、猕猴桃、关口葡萄等“短平快”特色产业,建始县农业农村局及时组织马铃薯、猕猴桃、粮油、茶叶、蔬菜等特色农业方面的98位农技专家,成立农业志愿服务队,下沉到地头,拿出抓疫情防控的拼劲、狠劲和韧劲,争当“科技田保姆”,送去一场场科技“及时雨”。
一个个挥汗田头的身影,一个个手把手耐心讲解的场面,一个个鲜活感人的画面跃然纸上,历历在目,永当铭记。
今年以来,建始县98位农技专家闻令而动,不负重托,活跃田间地头忙发展。战疫情、战雨情,大灾年里抢收成,用“忙疯了”形容一位位农业志愿服务队专家,一点也不夸张。
“提醒一下,下田一定要戴口罩、不扎堆。”“眼下猕猴桃管理应该注意什么?”“三件事,一补苗,二防病虫害,三施肥。”作为全省猕猴桃优势区中心区,春管刻不容缓。3月上旬,牵头负责的县农业志愿服务队林果专家米绪凯入业州、赴长梁、上红岩寺,与当地猕猴桃志愿服务专家一道,催果农下田,现场技术指导,按下春管“快进键”。
半个月时间,在一支支农业志愿服务小分队的指导下,全县高规格完成猕猴桃春管2万亩。作为农业志愿服务队一员,长梁镇亲乡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杰一边现场指导果农施肥、补苗、防病虫害,一边对打电话求助的果农进行远程技术指导,抢时完成猕猴桃春管1200亩。
“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作为无疫情乡镇的花坪镇,有20%的关口葡萄尚未进行春管,若气温回升,那就再不能剪枝了。种植户急,专家更急。该镇向绪丰、周光彦、龚小刚等志愿服务专家一个个钻进葡萄园督促指导,用10天时间高标准完成春管,交上一份漂亮答卷。
“要想甜柿成为脱贫致富的甜蜜柿业,就赶紧下田施春肥忙春管。”红岩寺镇志愿服务队专家张胜华吩咐村民。他带着6人技术小分队包村包户包田块,催农下田,半个月时间,全镇1300亩甜柿春管全面完成。
在官店镇,刘迪权、汪益等志愿服务专家沉下身子抓发展,全镇商品马铃薯面积突破3万亩,成为百姓巩固脱贫的“金蛋蛋”。
“一定要争分夺秒,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在志愿服务蔬菜专家李仕东等的带领下,当地蔬菜产业蓬勃发展。
“老谭卖瓜,自卖自夸,教你育西瓜苗技术,如果有用,不忘给我点个赞。”作为农业志愿服务队的一员,蔬菜种植专家谭建平带头示范试种,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抽空编写的20余期微信授技文章“火”了,诙谐的语言、清晰的技术要领,让广大蔬菜种植户受益匪浅。
“今年甜柿价格超涨。”“种了这么多年猕猴桃,没想到连残次果都收了。”“今年的辣椒、西红柿都卖成了天价。”“今年又是疫情又是雨情,没有农业志愿服务队的专家倾力协助,就没有我们的好收成。”该县广大农业种植户无不啧啧称赞。
“特殊时期,能成为一名农业志愿专家,虽苦却很荣光。”该县农业志愿服务队专家们用辛勤和汗水确保了支农政策落实落地,叠加效应尽显。
“能不能支持一下张兴银,或许能成就一款品牌!”县政府常务会上,建始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向定群曾提出要求。
长期致力于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张兴银不负众望,靠着30万元财政奖补资金添设备,从事猕猴桃果酒加工,一炮走红,产品成了市场抢手货。
“在我们企业发展爬坡上坎的关键时期,拉了我们一把,我们再也不用犯愁了!”建始县亲乡缘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杰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该专业合作社靠着“支农十条”政策支持,进一步巩固提升水肥一体化标准示范园,选果机器拉回来了,冷藏库建起来了,猕猴桃白酒研发投产了,带动发展猕猴桃1500亩,对农户种植的猕猴桃应收尽收。
建始有近40年种植猕猴桃的历史,2018年被确定为全省猕猴桃优势区,近两年,靠着省农业厅下达的1000万元猕猴桃产业发展资金,不断加大品牌、示范基地建设和产业链延伸。特别是今年“支农十条”政策出台,财政奖补资金的注入,真是“肥肉上添膘”。
地里安装摄像头,架喷灌设施,冻库、大蓄水池、水肥一体化等设施一应俱全,让传统猕猴桃种植插上“翅膀”。
在“支农十条”政策支持下,标准化生产基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目前已在业州、长梁、红岩寺3个乡镇建立三大示范样板、10个标准果园,改造老果园4650亩。以现有基地为基础在全县打造10个核心标准化示范样板,带动1万亩标准化示范果园建设,生产优质猕猴桃商品果1万吨,以高产优质的产品推动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硕果累累。在华中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的鼎力支持下,目前,该县种植的品种以“金桃”为主,其次是“金魁”“海沃德”和少量的“红阳”。“建香”“金塘1号”等新品种已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8年11月,国家猕猴桃科技创新联盟2018年年会暨全国优质猕猴桃品鉴会在郑州召开,“建香”猕猴桃斩获中华黄肉组金奖。
如今,“建香”一上市就成了抢手货,网上销售论个卖,价格高达5元一个。“建始猕猴桃”品牌正叫响全国。
产业链进一步拉长。今年在财政奖补资金的支持下,2家企业分别研发生产出的猕猴桃果酒和白酒成为市场新宠。
“拉长产业链,糊了麻将pg彻底解决了多年未解决的残次果问题,将种出的猕猴桃吃干榨尽,确保农民增收,极大调动农民积极性。”向定群一脸喜悦。
作为武陵山特色猕猴桃优势区,建始县以“支农十条”政策撬动,正掀起一场甜“猕”的自我革新,不断推动全县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蔬菜产业在建始好比“一根鸡肋”,最大短板是技术含量不高。今年,县委、县政府下大力气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县里投入350余万元奖补资金,建始县慧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花坪镇漆寮村建起玻璃温室大棚,这里成为县内外蔬菜种植大户参观学习的示范之地,拉动建始设施蔬菜种植大发展,仿佛一夜之间,建始设施蔬菜大棚拔节长高。
曾作为全国最有名的魔芋种植加工示范基地,如何恢复性发展这一富民产业,“支农十条”政策发力,依托市场主体,大力开展“鄂魔芋1号”原种扩繁。该种芋抗软腐病毒性强,生长旺盛,正让建始魔芋产业再发“魔力”。
惠农政策铺就“黄金路”。今年,建始县在支持农业发展“黄金十条”撬动下,全县以马铃薯、猕猴桃、粮油、茶叶、烟叶、蔬菜、魔芋等为主的特色产业高达32.8万亩,新增面积2万亩,各类脱贫支柱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广大农民脱贫奔小康的底气更足了。麻将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