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产业是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的农业首位产业,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辐射60多个村3万多农户,苹果种植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为助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区政协组织委员走到田间地头,对全区苹果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好苗子才能结出好果子。委员们在小丘镇移村青砧苹果苗木工厂化繁育中心了解到,今年3月该中心繁育的青砧种苗成功出口乌兹别克斯坦,并在乌建成青砧苹果无支架矮化密植实验园50亩,这是陕西省自主培育的种苗及配套新型栽培技术首次走出国门。委员们纷纷为之点赞,并建议充分利用种苗优势,大力实施苹果苗木精品战略。
在小丘镇孟虎村千亩现代高标准苹果新品种试验示范园,委员们深入了解了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并围绕苗木繁育、生产模式、仓储物流、包装销售等积极提出意见建议。
在种植模式糊了麻将pg方面,王艳林委员提出,可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同时不断优化果品质量,持续推广“秦脆”“瑞雪”“瑞香红”等新品种,提升苹果产业亩均效益。
在采后处理方面,李河东委员建议,充分利用果品最佳预冷保鲜“黄金24小时”,培育更多冷链企业,完善配送体系,按照“产贮销”一体化思路,畅通冷链体系建设“最后一公里”。
在品牌建设方面,焦玉朝委员呼吁,大力推进“区域公用品牌+产地企业商标”运营方式,合力打造以“铜川苹果”商标为支撑的品牌体系,持续提升品牌整体价值。
在产业链延伸方面,王战民委员建议引进一批果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展果汁、果酒、果醋等多元化产品的加工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
袁辉委员补充道,要抓住当前铜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关于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相关政策机遇,探索苹果产业“全链条+全周期+全流程+全参与”金融服务模式,有效满足苹果产业链上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需求。(记者 路强 通讯员 何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