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一大早,沂源县东里镇福禄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郝纪发踩着轻快的脚步上了山。“8月中旬到9月中下旬是沂源金黄金桃大量上市的季节,8月22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客商来参观,对咱这桃赞不绝口,这几天我们正商量具体的供货事宜。”
福禄坪村拥有30多年的种桃经验,最终改良出产量高、品相好、口感佳的沂源金黄金桃,成为山东省特色农产品,辐射东里镇及周边,形成3万亩种植规模的金黄金桃主产地。因此,也吸引大批林果贮藏、保鲜和加工企业纷纷落户东里镇,形成了鲜果种植、销售、果干果酒加工等全产业链发展,成为沂源县以林果“链”式发展促进产业振兴的样板。
今年,沂源县坚持“项目化”落实、“标准化”生产、“品牌化”战略、“园区化”发展、“集成化”统筹、“市场化”运作,重点打好创新、健康、果业三张牌,推进特色林果业强链补链延链,拓展形成了果品加工、果酒、果汁等多个特色产业,75万亩林果面积实现年总产量120万吨,总收入55亿元,用一颗颗果子“链”出了新产业,打造出新的经济增长极。
色泽金黄、个大、口感脆、脱核、富锶、糖度超过17度……一个个硬核标签让挂满山间枝头的沂源金黄金桃,成为全国客商眼里的“宝贝”。
“咱们桃子一直销往上海、浙江等地区和省份,这次北京新发地市场来沂源选品,也是一眼就相中了。”郝纪发说,东里镇素有种植鲜桃的传统,山区无污染、水质好、昼夜温差大等因素,让金黄金桃的口感在众多桃子品种中脱颖而出,受到顾客的喜爱,入驻了很多知名的大型商超,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市场氛围。
近年来,福禄坪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金黄金桃面积4000余亩,并实施精准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采取有机肥替代化肥、增施锶硅钙微量元素、水肥一体化等方式,有效解决果实硬度低、裂核等难题,提高了果实的物理性状和保健性能,商品果率达90%以上。
郝纪发说,金黄金桃的采摘季为一个半月,现在的收购价在每公斤4元钱左右,后期收购价格最高或可达16元一公斤。“鲜桃亩产在3000公斤到5000公斤之间,全部都是大果采摘,所以收入十分可观。现在我们村鲜桃的纯收入已经达到了人均1万元,极大带动了周边的金黄金桃种植热情。”
如今,东里镇金黄金桃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年产鲜果6万吨,产值高达4.8亿元。
从东里镇政府出发沿沂河向东南行驶至东长旺村,除了漫山遍野的金黄金桃,主干道两侧散落着无数家果品销售的档口。东里镇农业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鹿子杰说,随着沂源金黄金桃的知名度越来越响,东里镇因地制宜,鼓励当地农民依托现有路边住房,开设了连片的鲜果销售市场。“别看这些小市场分散,作用不小。都以村为单位,信息比较通畅,所以桃的销售渠道比较畅通。”
鲜桃销售旺,也催热了当地仓储冷库的建设、运输业、餐饮业及包装产业的发展。“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鹿子杰说,东里镇鲜果包装产业所生产的产品涵盖了各种类型的礼品箱、塑料筐、包装袋等,形成了设计、定制、生产的一条龙式服务。据统计,东里镇已拥有金黄金桃鲜果销售市场近80家、包装企业20多家和70多座存储冷库。
为“榨干”金黄金桃的附加值,有效破解“果贱伤农”的问题,今年福禄坪村联合山东凤驿酒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2107.3万元,建设凤驿果酒加工项目,并进入试生产阶段,可年加工桃等果品800余吨,实现年产值6000余万元,安置劳动力 20余人,增加村集体年收入18万元、增加农户收入60余万。同时,建设投产果干生产企业绿果源,加工桃干等果脯,与早年入驻的汇源食品等企业,逐步形成了果品包装、干果加工、榨汁酿酒加工等果品产业链。
在连体温室大棚内检查完葡萄的长势,东安城葡萄园负责人杜兴伟打了几个电话。“算是报喜,给几个订货商提前沟通,看今年‘阳光玫瑰’的成熟情况是一个丰收年。”
依托农业产业园区和全产业链发展,2022年,山东星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3.92亿元,在东安村建设规划面积1300亩的全产业链一体化东安城葡萄园项目,与全国排名第三的长沙红星农业批发市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一期100亩建设的6.6万平方米“阳光玫瑰”葡萄连体温室大棚,将在10月迎来收获。
“项目不仅有种植,还建成了日分拣果品30吨的数字分拣中心和储存保鲜5000吨的冷链物流中心,搭建起产供销全产业链运输专线。”鹿子杰说,东安城葡萄园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收入3000万元以上。项目已经示范带动东村、西村、东安、沂河南、江河南、东长旺等周边村,发展1万亩左右的设施农业,进一步优化果品产业结构。
产业链条越长,农产品的附加值越高。今年,沂源县以“园区化”发展有效破解小农户和散地散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政策争取能力不强的难题,积极推行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创新构建“国有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在山东省率先成立了国有农业发展集团,引导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倾斜支持农产品深加工、仓储、冷链物流等领域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集创业孵化、品牌培育、直播带货、线上交易、仓储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商产业带,形成年销售额5—6亿的农产品电商产业链,培育尊海食品、飞龙食品等果品深加工企业15家,建成冷藏、保鲜、储存设施310多处,贮藏保鲜能力达4亿公斤。
同时,依托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老果园提升改造等项目,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共建富锶产业研究院、“中国锶都”,为沂源量身定制富锶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方案,立足“一果三桃”等农业优势产业,构建整体统一的沂源特色农业品牌体系,建成国内首个有机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东里镇、中庄镇等4个镇整建制带动全县实现果业振兴,利用果品产业链延伸构建一个全新的深加工产业板块,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实现沂源果品产业的“二次飞跃”。